2024-06-总结

松易涅, S2024M6
Back

6月4日

每年的6月4号,人们都会反思六四事件及其对当下社会的深远影响。社会主义的真实面貌、社会主义下的民主与法治,以及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今日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警卫力量驻守严密,似乎有人想抹除这段历史的记录。中国政府若声称六四是颠覆政权的敌对活动,为何不公布真相呢?

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提出了三个未解的问题:

  1. 学潮的性质:当时被称为有领导、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究竟是谁在领导,如何计划和预谋的?没有明确的证据或材料能说明这一点。
  2. 动乱的目的:说动乱的目的是颠覆共和国,推翻共产党,有何证据?赵紫阳认为大多数人只是希望共产党改正错误,而非推翻制度。多年来的审讯也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点。许多民运分子在六四前希望党的改变,而在六四后对党失望,才与党对立。
  3. 反革命暴乱的定性:将六四事件定性为反革命暴乱是否合理?学生们大多守秩序,甚至在解放军遭到围攻时保护他们。市民阻拦解放军进城并非为了推翻共和国,而是一种混乱中的自发行为。极少数混在人群中的流氓、流窜犯的行为不应代表广大市民和学生的行动。 六四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其中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当我们反思这段历史时,应追求真相、审视制度的不足,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马列毛

列宁和毛泽东的“三个世界”论或许已不适应时代,需进一步完善。马列主义很多内容都要修改和增补,以适应变化着的现实。我现在对毛泽东思想还不了解。很多人吹捧和神化毛泽东,想让毛泽东式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社会主义不仅是革命斗争,还需和平建设。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政治上动荡叠加经济上混乱,就容易失去政权。

毛泽东与中国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从革命家退化成了封建君主吗?这存疑。毛泽东为了实现他的社会主义理想,发动权力斗争和宫廷政治。为了争权夺利,任何人都可成为工具。这很像三体的韦德,为了胜利不择手段。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中表示,“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实际上表明没有人间的法律和天定的行为准则可以限制他,毛泽东承认自己凌驾于法律甚至任何道德标准之上。

毛泽东式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是党国一体、一党专制、党内党外专制吗?非共产党的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所容许或需要的吗?挑动民粹,转移注意力,望梅止渴。共产党“以胃洗脑”的宣传政策有所失效。组织和宣传两手抓,共产党就靠这两个手段造反打江山。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已把阶级斗争和毛泽东思想烙印在脑子里。

现在,共产党的政党利益已与中国的国家利益难舍难分,纠缠不清。只要国家经济有发展,且中共不分享政治权力,党员就可凭借全民财产私有化、官商勾结和官僚垄断实现政治权力的经济化回报。为保证党内这种利益共享机制,他们便需一致对外,剥削党外。财产透明、官员财产公示、亲属回避等,都难以实现。

毛泽东和鲁迅是势不两立的对头。一个要求保持怀疑和质疑,一个要求思想上和行动上无条件的服从。

中国20世纪悲剧的内部矛盾分析

中国20世纪的悲剧主要由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激化所引发。内部矛盾的核心是共产党政治上的排外集权与群众要求简政分权的对立。共产党宣称自己是最先进的民意代表,反对它即是反对民众,导致民意“被代表”,人大制度形同虚设。党内矛盾仍然是专制体制,总书记专制党中央,党中央专制整个党组织。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相当于服从党中央的命令。从政治服从性来看,共产党具有向法西斯主义转变的潜力。为维护权威和合法性,党员和民众必须做出牺牲,新疆问题也是一党专制、党内专制的体现。

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

社会系统的长期稳定依靠制度,而非个人,即使是像毛泽东和斯大林这样的领导人晚年也犯了错误。领导、人事和决策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长期运行的基础。

制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体系化的规则集合,利用工具理性来约束行为;另一方面,它是价值观和道德立场的具体体现,带有感情色彩地运行。制度由人产生和执行,只有集体共同遵守和维护,才能长期运转。制度不仅由主导群体维护,也影响全体成员,还涉及权力的分布和行使,这取决于权力关系和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制度包含刚性的条文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柔性约束,如沟通、理解与合作。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及其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皇权不断向下延伸,打压民间组织和自治,所有事务由官僚体系控制,国家权力向基层扩张;二是官员权力不断分割,相互制衡,以弱化对皇权的挑战,因此出现一官多职、官僚队伍膨胀的现象。

历代裁减官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官权代表皇权。裁减官员意味着简政放权,约束官权,放松对社会的管控,导致皇权萎缩。为了强力控制社会,皇帝不得不依赖官僚集团,无法过度触动他们的利益。庞大的官僚组织导致“官多民少,十羊九牧”,百姓更容易遭受搜刮,同时政府也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政治经济学

看看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通信吧。

无和有、说话和沉默

冯先生说:“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黑格尔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和这一点有相似之处。我们研究哲学,从“无”处来,经历了“有”,然后再往“无”中去。这此中差别大抵是,一开始,处于“无”中的人们,争先恐后要走出去,而之后的“无”,却是人们心甘情愿走进去的。

哲学,是先学会说,把能说的说透了,说够了,剩下的是不可说的。对于不可说的,我们只能保持沉默。道家的“道”无名,这意味着世上没有一个东西,能够指代它,而“道”这不过是一个称呼的符号而已。

人的一生,其实也像是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小的时候争先恐后想去了解更多的东西,想去学习,想去游荡,等到了老年,渐渐变得沉稳,发觉能做的事已经做完,剩下的只能保持沉默了。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作是悟透人生。人的一生,也是努力把能做的事做完,能说的话说完,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真谛。

有的人看到冯友兰先生说的这句话,兴许会有点颓丧。既然人终归要保持沉默,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秉持着一个不闻不问、不言不语的状态呢。其实人至暮年由于沉稳所散发出来的气质,和青年时期由于内向所表现出的腼腆,根本不是一回事。年轻时沉默,是无话可讲,暮年时期沉默,是有话可讲。讲得多了,讲得够了,才变得沉默了。两者虽然看似相同,实际上相差极大。从认识人生到笑看人生,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此中格局,不可同日而语。

行动建议

不懂的事情,不争说话,先多学、多听,虚怀若谷,虚心倾听,了解他人的意见。重要的是多读书,多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有主见。然后才是说话,有重点地,针对性地说。

附件

作者:教育思享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604103/ 出处:bilibili

中国的学术研究环境

重要的是潜藏在“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背后某些社会价值观的滑坡:不靠规矩靠贿赂、不靠能力靠关系、不靠规律靠冒进、不靠诚信靠舞弊,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不断侵蚀中国的学术科研未来,让真正的人才不能够脱颖而出,拖延甚至阻滞中国的创新能力发展。

心理学公共活动

在骆紫怡推荐下参加了公共社交活动“奇妙能力集市”,付费入场,参加摊位活动还需二次付费。活动本质是小资产阶级社交俱乐部,内容是年轻人心理/社交的摊位活动,如塔罗牌、职场分享、情绪分享。整个活动是大社交,摊子是小社交。付费入场,一方面要赚钱,另一方面提高门槛筛选受众。由于摊位基本收钱,没有尝试。在一个“萧笛-道学-法律”的位上听摊主和人聊天,了解到道学的“生”,其实是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生生不息”,事物不断变化。

我更适合小社交,三五朋友一起聊天。一对多的宣讲是传播观点,不是交朋友。关系需要建立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小范围社交活动更有参与感。有主题的茶话会、沙龙,可以深度交流。

公共讨论的有效性与参加人数的关系

公共讨论的深度与参加讨论的人数之间存在复杂关系。较少人数时,每个人有更多发言机会,能够深入表达和探讨观点,讨论可以更为集中和专注。但观点和知识的多样性可能不足,容易出现意见趋同的现象,限制了讨论的广度和深度。而较多的人数可以引入更多观点和知识,增加讨论的广度和多样性。但人均发言机会减少,讨论可能零散和不集中,难以深入探讨某个具体问题。

随着人数的增加,更多的观点和知识被引入,讨论深度可能先提升。但当人数超过某个临界点后,讨论的深度可能会下降,因为沟通成本增加,协调变得更加困难,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减少,导致讨论变得表面化和分散。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组讨论在4-6人时效果最好,因为这个规模允许深入交流,同时保持观点的多样性。过多的人数可能导致社会惰化现象,即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上,小组决策研究显示,团队规模适中时决策质量最高。太小的团队可能缺乏多样性,太大的团队则可能因为协调困难而效率低下。一些研究则提出“最优团队规模”为5-9人,这一规模能够平衡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研究普遍支持以下结论:

这些结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讨论的主题、参与者的专业背景和讨论的目的等都会影响最优人数的选择。

卢梭对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的见解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指出,一切知识的根源都是邪恶。天文学源于迷信,辩论术源于仇恨,几何学源于贪心,物理学源于虚荣,艺术源于奢侈,法律学源于不公义,历史源于暴虐,乃至伦理学亦源于自大。 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对于卢梭而言,拥有知识令人变得虚伪。卢梭认为,自从拥有知识以来,人就变得彬彬有礼,习惯对其他人有礼貌,而导致缺乏美德的人,表面上亦看似拥有美德。这样不单止令到所有人都因为遵从礼仪,而不敢展示出真正的自己,亦令到人难以真正认清其他人的真面目。真诚的友谊,真正的敬意,亦因人心难测而不复存在,而怀疑、恐惧、冷酷、戒备、憎恨、背叛,就一直隐藏在礼仪背后。 卢梭亦以苏格拉底之观点,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变得自大。卢梭同意,苏格拉底称赞无知,鄙视知识,而追求美德。卢梭亦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损失时间,并且无可弥补。除损失时间外,卢梭认为,拥有知识亦会令人因重视金钱,而不重视美德,反而会以金钱数量,计算人的存在价值。这样,至少三十个穷人方可以与一个富人有相同之价值。另外,卢梭指出,拥有知识之后,人就不再问其他人是不是正直,但会问其他人有没有才能,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因而只取决于拥有知识,而忽视其他美德。

行动建议

识人、用人,要取德才兼备之人,以德为先。无底线地任用有才无德之人,最终会酿成大祸。评价一个人,要重视美德,而非先问才能。

@ 松易涅 / SungYiniehRSS